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张广平记者庄电一)前不久,记者在宁夏重点中学银川一中见到了来自宁夏南部穷困山区海原县高台乡三道村的高一新生马蓉。这位回族少女告诉记者:“这里的老师好、同学好、学习环境好、食堂伙食好、图书仪器好,我太高兴了!我要珍惜这三年宝贵的时光,努力学习!”
马蓉上的是银川一中开办的寄宿制民族高中班。这个班专门招收宁夏南部山区各县农村回族学生。自1985年以来,这所教学优良的区属重点中学已招收山区回族学生1100多人,其中农村学生占98%以上。已毕业的826人中,有496人考上了大中专院校。
除了银川一中外,宁夏还在固原一中和吴忠中学两所重点中学开设了类似的民族高中班。这只是宁夏抓民族教育的一项措施。
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回族群众接受系统教育的较少。到自治区成立后,回族青壮年中文盲的比例仍很高。宁夏区委、区政府深深认识到,要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必须抓民族教育。因此提高回族人口素质,也就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为此,宁夏采取了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在回族聚居的固原地区建起固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固原民族师范;在宁夏大学等高等院校增设民族预科部或预科班;在回族聚居的县市开办7所回民寄宿制中学、77所回民寄宿制小学,此外还开设了回族女子中小学和回族女子班。学校不但减免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的学杂费,而且还发放助学金。有关部门还采取定向招生、切块到县、降低分数等措施,扩大大中专学校及其他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招生的比例。
银川一中的老师告诉记者:在民族班学习的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特困生,但由于学校不收住宿费、按月免费发饭菜票,又减免了许多学习费用,所以特困生也都能坚持学下去,学到高中毕业。当记者问刚入校门的马蓉有什么困难时,这位从未出过远门的少女一脸轻松地说:“没啥困难。”
据介绍,民族班学生进入银川一中时的考试成绩较低,但这些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在进校两年后就可接近或赶上同年级从银川入学的学生。有些人后来甚至考上重点大学。据了解,宁夏回族在校生目前比40年前增加了4.2倍。